太岁,又称太阴、岁阴,是中国古代天文和占星中虚拟的一颗与岁星(木星)相对并相反运行的星。后来太岁演变成一种神祗信仰,为道教神明的尊称,又称太岁星君,或者岁君。
中国古代把木星叫做“岁星”,用它来纪年,因为已经知道它的公转周期近于十二年,于是假想出一个同样轨迹但运转方式相逆的星体运行在木星轨道上,这个假想中的星体,就叫做太岁,天干地支亦随太岁运转演化而出。每年木星到达地球上的某个方位,便会加强这个方位的引力,太岁是随年分而改变的。木星每年行经一次,都有特定的名称。传说太岁之神在地,与天上岁星(木星)相应而行。太岁某一年在某一方,这一方就不能动土搞建筑,否则触犯了太岁,就会招来灾祸。因此兴建工程等要躲开太岁的方位。太岁到了哪个区域,相应的就在哪个方位的地下有一块肉状的东西,它就是太岁的化身,在这个方位动土就会惊动太岁。
《广异记》中记载,晁某性情刚烈,有关于神鬼的传说或是禁忌,他从来不相信,也不觉得害怕。他经常故意在冲犯太岁的方位掘土,某天,竟在太岁方位上掘出了一块蠕蠕而动的白色肉团。他将这块蠕动的肉团,鞭打了数百下后,丢到马路边,之后派人偷偷地在旁边观察周围的动静。就在半夜三更时分,街上不知从何处出现了大队车马,围绕聚集在那块肉团的四周。车上有个人问太岁:“你为什么甘愿受到这种屈辱,却不报仇呢?”太岁回答说:“他的气势正旺,血气正刚,我也拿他没办法呀!”实际上,“太岁化身”却有其物,它不是动物,也不是植物,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原生质生物。或者说,太岁可能是一种黏菌,是介于生物和真菌之间的一种原质体生物,既有原生物特点,也有真菌特点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称之为“肉芝”,并称其为“本经上品”。《山海经》称“太岁”为“视肉、聚肉、肉芝”,描述它“食之尽,寻复更生”。近年来,我国各地不断发现有该种生物。
另外,据道书记载,六十年里的每一年之中,天上都会派一位神仙出来值年,他负责掌管这一年人间的福与祸,也掌管这一年出生的人一生的旦夕祸福,老百姓尊称这些神仙为值年太岁。六十年就有六十位太岁,所以统称为六十甲子神。一般人的年庚,若与值年太岁相同,民间称为犯太岁,年庚对冲者,则叫冲太岁。无论是哪一种,在那一年里必定百事不顺、事业多困厄、身体多病变,因此务必要拜奉太岁星君以保平安。